近日,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7日揭曉。來自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的346件作品獲獎,其中,特別獎5件、一等獎67件(含12件新聞名專欄)、二等獎104件、三等獎170件。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杭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施佳杰憑借紀錄片《生死金銀潭》榮獲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
施佳杰個人簡介
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杭州市攝影家協會會員,自由攝影師。
主要作品及獲獎情況:
《生死金銀潭》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和學習強國全國平臺播出,豆瓣評分9.3,入圍2020第四屆寧波國際攝影周,獲得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
《醫者鄭霞》入圍浙江省第十八屆攝影藝術展(多媒體類),第28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多媒體類評委推薦作品。
《彝族娃娃出山路》入圍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手機電影短片單元。
2020年4月8日,因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聞令而動,勇敢逆行,用文字和鏡頭記錄這段歷史,見證抗疫精神,傳遞中國力量,施佳杰被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授予“榮譽職工”稱號。
施佳杰創作自述
2020年春節前后,我在杭州拍攝抗擊新冠病毒的短視頻過程中被很多無私奉獻的人所感動,那時正好人民日報有一個記錄武漢醫院的記錄片拍攝項目,所以我就申請了,并且作為唯一攝影加入團隊中。
我是2月19日抵達武漢的,到4月8日才回到杭州。期間一直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拍攝了紀錄片《生死金銀潭》和《醫者鄭霞》。
《生死金銀潭》簡介
在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前夕的重要節點,人民日報推出重磅紀錄片《生死金銀潭》,真實記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患之間的救援故事和生死時刻。
疫情初期,坊間流傳一句話:“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此片聚焦收治了大批危重癥患者的金銀潭醫院。記者和攝影師駐守醫院,深入“紅區”(指新冠患者的病房)連續跟拍36個日夜,這部作品也是全國最早深度報道武漢定點醫院隔離“紅區”的紀錄片。每天武漢前方記者和攝影師拍完素材,傳給北京后方。到了深夜,北京的編輯團隊再和前方溝通下一步拍攝。制作團隊前后準備近兩個月,夜以繼日拍攝記錄了大量珍貴的一線畫面,具有獨特的新聞價值和史料價值。
2020年3月31日,本片一經推出,刷屏網絡,社會反響熱烈,并產生強烈的國際影響。全片沒有主觀性的旁白,通篇為醫護和患者的畫面和同期聲,用白描的手法,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呈現了金銀潭醫院疫情期間最真實的樣子。許多網友反饋,影片不刻意煽情,卻處處是淚點,節奏上步步驚心。有影評評價這個紀錄片“貴在真實,讓人如鯁在喉,引起思考”。